对研发的持续投资将曼海姆燃气发动机定位为燃气发动机行业的领跑者。这些发动机能够有效地将能量转换为实际的电力。
是否需要局部用热。替代性的热能和动力的组合设置可以呈现出更有利的发动机配置。
发动机高燃烧率的益处
高效的燃烧率意味着:
降低燃料消耗水平
减少排放物减少
每千瓦时的运营成本
电力生产量
通过驱动联轴器将MWM线圈连接至发电机,通常以发电机组的形式产生电力。该发电机与面板式断路器相连,将其集成到现场的电气网络中。
该断路器用于使发电机与主电网同步,如果主电网与电网电源并联运行。发动机保持每分钟1.5万转的稳定转速。不考虑负载。发电机具有4个电杆,
每分钟转数为1500转。以50Hz运行时与电源频率一致。
应用场景:
优势:技术成熟、燃料供应稳定,适合大规模基荷电源或高可靠性需求场景。
挑战:受天然气价格波动影响较大,需配套输气管道或 LNG 储罐。
应用场景:
优势:废物资源化、碳中性(生物质碳循环),符合循环经济政策。
挑战:燃料供应季节性波动大,预处理系统投资占比达 20-30%。
特点:
应用场景:
优势:工业余热余气回收,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减少废气排放。
挑战:燃料成分波动大,需定制化预处理工艺,系统复杂性高。
定义:单机功率<50MW,靠近用户侧部署,以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为原则。
典型类型:
优势:
挑战:初期投资高(单位千瓦成本约 8000-12000 元),需协调电力并网与热力管网。
定义:单机功率>50MW,接入主电网,承担基荷或调峰任务。
典型类型:
优势:
挑战:需配套大型天然气储罐或长输管道,占地及环保审批严格。
3. 移动式燃气发电机站
特点:
应用场景:
优势:机动性强、投资低(单位成本约 5000-8000 元 /kW),无需固定基础设施。
挑战:燃料补给依赖外部运输,不适合长期连续运行。
三、按功能定位分类
1. 单纯发电型电站
特点:仅输出电力,不回收余热,机组效率 30-40%(内燃机)或 25-30%(燃气轮机)。
场景:
2. 热电联产(CHP)电站场景:
3. 冷热电三联产(CCHP)电站场景:
4. 多能互补型电站案例:西藏那曲光伏 + 燃气储能电站(光伏白天供电,夜间燃气调峰,年减排 CO₂超千吨)。
优势: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提升供电可靠性,适合离网型清洁能源项目。
应用场景:
优势:终极零碳燃料,契合 “碳中和” 目标;
挑战:氢气储运成本高(液化成本占比 30%),设备耐氢脆化需技术突破。
五、选型关键要素
欲了解燃气发动机发电的更多信息,请联系当地的瓦格耐能源公司办公室。
与柴油发电机组相比,燃气发电机组可作为更理想、更环保的备用或常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