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燃气发电机组的电力

对研发的持续投资将曼海姆燃气发动机定位为燃气发动机行业的领跑者。这些发动机能够有效地将能量转换为实际的电力。

是否需要局部用热。替代性的热能和动力的组合设置可以呈现出更有利的发动机配置。


发动机高燃烧率的益处

高效的燃烧率意味着:

  • 降低燃料消耗水平

  • 减少排放物减少

  • 每千瓦时的运营成本

电力生产量

通过驱动联轴器将MWM线圈连接至发电机,通常以发电机组的形式产生电力。该发电机与面板式断路器相连,将其集成到现场的电气网络中。

该断路器用于使发电机与主电网同步,如果主电网与电网电源并联运行。发动机保持每分钟1.5万转的稳定转速。不考虑负载。发电机具有4个电杆,

每分钟转数为1500转。以50Hz运行时与电源频率一致。


燃气发电机类型

一、按燃料类型分类

1. 天然气发电机站

特点

  • 燃料为管道天然气或液化天然气(LNG),甲烷含量>90%,热值稳定(33-38MJ/m³),无需复杂预处理。

  • 机组效率高(内燃机 35-40%,燃气轮机 28-30%,联合循环可达 60%+),排放清洁(NOx<100ppm,CO₂排放系数约 50kg/MWh)。

应用场景:

  • 城市电网调峰:如深圳前湾燃气电厂(装机容量 3900MW,联合循环效率 59%)。

  • 工业园区分布式能源:上海漕泾工业区天然气 CCHP 项目,综合能效 85%。

优势技术成熟、燃料供应稳定,适合大规模基荷电源或高可靠性需求场景。
挑战受天然气价格波动影响较大,需配套输气管道或 LNG 储罐。


2. 生物质气发电机站

特点
  • 燃料为秸秆、畜禽粪便等生物质原料经厌氧发酵或热解产生的沼气(CH₄ 50-70%)、木煤气(CO 20-30%)等,热值较低(10-25MJ/m³),需脱水、脱硫及杂质过滤。

  • 机组多采用耐杂质的燃气内燃机(效率 30-35%),可配套热电联产系统。

应用场景

  • 农业园区:如山东某奶牛场沼气电站(装机 2MW,年处理粪便 20 万吨,产沼气 200 万 m³)。

  • 垃圾填埋场:杭州天子岭填埋场沼气发电项目(装机 3×1.9MW,年减排 CO₂约 12 万吨)。


优势废物资源化、碳中性(生物质碳循环),符合循环经济政策。

挑战燃料供应季节性波动大,预处理系统投资占比达 20-30%。


3. 工业尾气发电机站

燃料类型
  • 焦炉煤气(H₂ 55-60%、CH₄ 23-27%,热值 17-19MJ/m³)、高炉煤气(CO 25-30%,热值 3.5-4.5MJ/m³)、炼化尾气等。

特点:

  • 需深度净化(如焦炉煤气脱焦油、萘,高炉煤气除尘),适配耐高氢内燃机或燃气轮机(如西门子 SGT-300 燃气轮机可燃 H₂含量<50%)。

应用场景

  • 钢铁 / 化工园区鞍山钢铁焦炉煤气电站(装机 100MW,年利用小时数 5500h,节约标煤 30 万吨)。

  • 炼油厂镇海炼化硫磺回收尾气发电项目(装机 2×5MW,回收硫化氢废气)。

优势工业余热余气回收,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减少废气排放。
挑战燃料成分波动大,需定制化预处理工艺,系统复杂性高。


二、按应用场景与规模分类

1. 分布式燃气发电机站

定义单机功率<50MW,靠近用户侧部署,以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为原则。

典型类型

  • 微小型电站(<1MW)

    • 设备:微燃机(30-500kW)、往复式内燃机(50-1000kW)。

    • 场景:商业楼宇(如北京国贸大厦 CCHP 系统,装机 2×800kW)、数据中心(余热用于服务器散热)。


  • 中小型电站(1-50MW)

    • 设备:燃气内燃机(如颜巴赫 JMS920,单机 12MW)、中小型燃气轮机(如 GE LM2500,30MW 级)。

    • 场景:工业园区(如苏州工业园 CHP 项目,装机 2×10MW,年供蒸汽 100 万吨)、城镇供热。


优势:


  • 能效高(综合效率 70-90%),靠近负荷中心减少输电损耗;

  • 灵活调峰,支持热电联产或冷热电三联产。

挑战初期投资高(单位千瓦成本约 8000-12000 元),需协调电力并网与热力管网。


2. 集中式燃气发电机站

定义单机功率>50MW,接入主电网,承担基荷或调峰任务。

典型类型

  • 大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站

    • 设备:重型燃气轮机(如西门子 H 级轮机,单机功率 400MW+)+ 蒸汽轮机,效率 55-62%。

    • 场景:区域电网主力电源(如广东惠州平海电厂,装机 4×460MW,年发电量 90 亿 kWh)。


  • 调峰电站

    • 特点:启停速度快(燃气轮机 30 分钟内满负荷),响应电网负荷波动。

    • 场景:新能源高渗透率地区(如英国 Rampion 海上风电配套燃气调峰电站,装机 380MW)。


优势


  • 规模效应显著,度电成本低(约 0.3-0.5 元 /kWh);

  • 适合替代燃煤电站,快速降低碳排放(CO₂减排 50-60%)。


挑战需配套大型天然气储罐或长输管道,占地及环保审批严格。


3. 移动式燃气发电机站

特点

  • 集成于集装箱或车载平台,功率范围 50-2000kW,支持快速部署(2 小时内启动发电)。

  • 燃料:LNG 瓶组、压缩天然气(CNG)或轻烃燃料。

应用场景:

  • 应急备用:医院、通信基站备用电源(如华为 500kW 移动燃气电站,支持 72 小时连续运行)。

  • 临时工程:石油钻井平台、野外施工营地供电。

  • 灾害救援:地震 / 台风灾区快速恢复电力(如日本东电移动式 LNG 电站,单机 10MW)。

优势:机动性强、投资低(单位成本约 5000-8000 元 /kW),无需固定基础设施。
挑战:燃料补给依赖外部运输,不适合长期连续运行。


三、按功能定位分类

1. 单纯发电型电站

特点仅输出电力,不回收余热,机组效率 30-40%(内燃机)或 25-30%(燃气轮机)。

场景:

  • 电网偏远地区孤立供电(如海岛微电网);

  • 对热能需求低的场景(如纯数据中心供电)。


2. 热电联产(CHP)电站
特点
  • 回收烟气(300-500℃)及缸套水(80-100℃)余热,生产热水或蒸汽,综合效率 70-85%。

  • 设备:燃气内燃机 + 余热锅炉 / 板式换热器(如某 10MW 电站年供热量相当于 2000 吨标煤)。

场景:

  • 工业园区供热(如德国巴斯夫化工园区 CHP 系统);

  • 城镇集中供暖(如北京燃气集团燃气锅炉房改 CHP 项目)。

3. 冷热电三联产(CCHP)电站
特点
  • 增加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利用余热制冷(COP 0.7-1.2),综合能效 80-90%。

  • 典型配置:燃气内燃机(发电)+ 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制冷 / 制热)。

场景:

  • 商业综合体(如上海中心大厦 CCHP 系统,年节约电费超千万元);

  • 医院 / 酒店(同时满足电、冷、热需求,如武汉同济医院项目)。

4. 多能互补型电站
特点:融合光伏、储能、燃气发电,形成 “气电协同” 微电网。

案例:西藏那曲光伏 + 燃气储能电站(光伏白天供电,夜间燃气调峰,年减排 CO₂超千吨)。

优势: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提升供电可靠性,适合离网型清洁能源项目。


四、新兴技术类型:氢能燃气发电机站

技术路径
  • 掺氢燃烧现有燃气轮机 / 内燃机掺烧 5-20% 氢气(如 GE 9HA 燃气轮机已实现 30% 掺氢运行),逐步过渡至纯氢燃料。

  • 纯氢内燃机:如玉柴 YCK15H 纯氢发动机(功率 500kW,热效率 43%,零碳排放)。

应用场景:

  • 零碳工业园区(如荷兰鹿特丹港氢能电站规划);

  • 配合绿氢生产(电解水制氢 + 燃气发电闭环,如德国 H2Mare 项目)。

优势:终极零碳燃料,契合 “碳中和” 目标;
挑战:氢气储运成本高(液化成本占比 30%),设备耐氢脆化需技术突破。

五、选型关键要素
  1. 燃料可得性优先选择本地丰富燃料(如垃圾填埋场沼气、工业园区尾气),降低运输成本。

  2. 能效需求需供热 / 制冷场景优先选多联产系统,纯发电场景对比燃气与光伏 / 风电的经济性。

  3. 政策支持分布式能源可享受补贴(如中国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政策),CCUS 项目可参与碳交易。

  4. 环境约束敏感区域需选用低氮燃烧技术(如 FGR 烟气再循环,NOx<30ppm)或氢燃料机组。


燃气发电机站的类型选择需综合技术经济性、场景适配性及低碳目标。未来,随着氢能技术成熟与多能互补系统普及,燃气发电将向 “低碳化、智能化、协同化” 方向升级,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欲了解燃气发动机发电的更多信息,请联系当地的瓦格耐能源公司办公室。

与柴油发电机组相比,燃气发电机组可作为更理想、更环保的备用或常用电源。